logo.jpg
方红卫教授主持完成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
2018-01-08

2018年1月8日上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。清华大学立方体-泥沙课题组方红卫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“泥沙、核素、温排水耦合输移关键技术及在沿海核电工程中应用”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
contentphoto.jpg

奖励证书

项目由清华大学1牵头,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和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3参与完成。主要参与人包括方红卫1,纪平2,张红武1,赵懿珺2,何国建1,张华庆3,李孟国3,袁珏2,黄磊1,刘晓波2。

近年来我国核电发展迅速,核电滨海式布局已经形成。但滨海地区泥沙构成复杂,运动强度大,泥沙与核素的耦合关系复杂难解。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核电企业的资助下,建立了泥沙输移和床面变形过程中核素迁移转化的物理-化学过程模式,并提出基于我国不同海域特点的核电工程取排水优化布置方式,保证了核电工程的取排水安全和环境安全,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,推动了核电行业的科技进步。

项目第一完成人方红卫,现任清华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(SCI,IF=1.494)期刊主编,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- ASCE (SCI,IF=2.183)期刊副主编,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研究领域包括水沙输移数学模型,水利信息化及防洪减灾,环境泥沙及水生态效应。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1,2016年和2009年),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2,2002年),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(排名2,2001年)。